一名毕业生5个公司抢 电梯维保从业者为何却越来越少?

伯乐小助手·2022-12-20

据南方工报消息,在总高530米的广州市第一高楼周大福金融中心内,有12年从业经验的马天平正在进行维保工作,解体1组抱闸花了6个多小时。据了解,超高层电梯每个部件保养所花时间要比普通电梯多约一倍,驻场设置了早中晚三班维保人员24小时巡查,节假日人流量大时会比平时加强一倍的电梯巡查力度。这就是电梯维保人员的一个工作缩影——不分节假日,无论酷暑严寒还是刮风下雨,电梯维保人员始终需要“5+2”“白加黑”地24小时待命。

据统计,我国电梯保有量、年产量、年增长量均为世界第一,仅2021年全国电梯保有量879.98万台,在所有特种设备里电梯占比数量最高(达48.45%)。然而,我国从事电梯安装维修的技术人员却明显青黄不接、缺口巨大,据相关数据统计,全国电梯维保人才缺口达60万。一边是电梯保有量的持续上涨,一边却是电梯维保人员缺口巨大,不得不令人焦虑发问:未来,电梯由谁来维保?

行业困局

工作压力大强度高 “留不住”年轻人

11月1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了2022年三季度全国“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与电梯维保相关的“机械设备安装工”“工程机械维修工”“机械设备工程技术人员”等职业榜上有名。

随着近些年我国轨道交通、公共设施建设、老旧小区改造等建设突飞猛进,电梯业也随之迅猛发展,不仅电梯保有量在2021年达到879.98万台,乘客量也达到了9亿人次。据中研网《2022电梯维修保养行业前景及现状分析报告》显示,我国电梯维修保养行业市场规模为1366亿元左右。然而,业内人士透露,60万电梯维保人才缺口的背后,是队伍工作压力大强度高、流动性大、老龄化程度高的行业现状。

据介绍,电梯是一种高知识密度的设备,每台电梯平均拥有2万个零部件。然而,保障电梯运行安全的电梯维保人员,绝大多数是频繁流动的年轻人,平均在岗时间不足三年。“老师傅”的稀缺、频繁流动的年轻人、知识经验传承的断层,是对电梯企业提出的挑战。

广州周大福金融中心,是配备了世界上最快高速电梯的超高层建筑,马天平任该超高层建筑服务中心班组组长,负责这栋超高层建筑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及现场电扶梯设备的运营保障工作。他介绍,这栋建筑共有150台电梯和自动扶梯。超高层建筑中的电梯与普通电梯相比,由于电梯的速度、载重、提升高度有所增加,为了增加安全系数,电梯的曳引主机更大、钢丝绳数量增加等,维保作业时间和检查的项目也会相应增加。

“我们小组需要24小时全天候驻守在现场保障运营,并通过云服务中心24小时检测电梯运行健康状态,确保电梯运行状态动态透明化,保障楼内人员的楼宇交通运行安全。” 马天平表示,遇上节假日等人流量大的时候,电梯巡查力度还要比平时加强一倍。

在待遇方面,广州市城市建设职业学校建筑智能化与环境工程系副主任何国宁告诉记者,近年来,愿意从事电梯维保行业的人越来越少。“最高峰时,学校设立的电梯安装与维修保养专业从高峰期开设12个班、每班50人,到如今仅有6个班,每年招生只有300人。”他表示,鉴于行业薪酬待遇不高,工作辛苦。在家长眼里,这个行业又脏又累,不够体面。随着电梯的普及,电梯维保人才的需求远远未饱和。

“大多数电梯维保学徒的工资只有2000多元,而且90%的电梯公司都是不包吃只包住的。”在哔哩哔哩视频网站分享自己维保工作状况的小蒋表示,维保电梯是一个比较枯燥的工作,年轻人做不到多久就会觉得很无聊,再加上每天上班都是24小时待命,久而久之就干不下去了。

奥的斯电梯公司主管林广成介绍:“电梯维保可以细分为日常保养和急修,电梯每15天一次保养为日常保养,而遇到电梯故障则为急修。”林广成告诉记者,在人手相对充足的一线城市,日常保养和急修值班分工明确,各有班次互不干涉。而在人手严重不足的城市,电梯日常保养和急修就2个人,工作时间较长,很辛苦。

在一线做电梯日常保养时,林广成最怕听到居民说的就是“电梯又故障了”。他告诉记者,电梯维保工作面临着居民的不理解,但凡电梯停靠时间变长,影响居民出行,有些戾气较重的还会致电“12345”市民热线投诉,收到投诉的警察来了解情况,拉着物业一起开会,时间就浪费在了这里。

在工作中,林广成最常遇到的便是“质问”。这时,他总会诚恳地解释、分析,是天气原因或者配件老化等原因,他的耐心和真诚也赢得了居民的信任。他也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了同事,“干这一行就要经得起别人的批评,不能把负面情绪带到工作和家庭中。”

破解对策科技赋能

“数字化”让维保工有了“千里眼”

“电梯三分制造,七分安装维保。”但目前,电梯维保工作的高强度一直困扰着整个行业。

据了解,每台电梯都需要日常保养,但由于人手不足,经常只能一人负责多台电梯,这样不仅隐患巨大,还让维保工人长期超负荷运转。比如,两名工人一天可以维保两台电梯,则平均每名工人每月维保30台电梯。但现实是,许多维保工人月维保电梯数多达60、70台,甚至是90台。

由于电梯维保队伍素质的参差不齐,加之电梯设计及安装也因业主的个性化需求不一而变化万千,这就容易导致电梯维保人员在面对数万个零部件时,因为经验不足和操作不当从而难以保障维保的品质。

近年来,许多电梯维保企业也在探索用一场“技术革命”提升电梯维保效率。

针对维保人员短缺的问题,日立电梯正在通过云服务、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化应用,更科学灵活地确定保养项目、内容和周期,提升维保服务的质量与效率。

该公司通过云服务中心24小时不间断监测电梯健康状况,对超过300个电梯运行的数据进行分析。当电梯发生故障,云服务中心能够提示故障点、提供故障分析、协助远程调试,帮助前方工程师快速解除故障。从故障预警到服务响应,再到处理结果反馈,整个过程已经实现全自动化。根据数据统计,数字化的电梯服务响应效率可以提升50%以上,服务解决效率提升20%以上。

以往,电梯维保人员需要拿着手机、图纸和众多厚重的设备奔赴现场维修。如今,日立电梯公司女职工创新工作室提出了远程数据分析和故障预测功能的研发方案,最终使得开关软件化成为维保工的“千里眼”,既减少了现场维保的时间,也减少了维保人员暴露的风险。

此前,深圳市等地推出了电梯安全管理新举措,实行按需维保和保险加服务模式,以及维保服务质量测评,以便及时有效规范电梯安全监管机制,切实降低电梯故障率和事故的发生。目前,许多电梯公司正在积极配合政府与主管单位试行“按需维保”,通过云服务中心监测到的电梯运行实时情况,结合预诊断,对于运行状况良好的电梯,可以科学缩减维保项目;对于运行频率比较高的电梯,比如地铁、机场、商场等场所的电梯,可以根据运行需要缩短维保周期。

教育赋能

“订单班”让学生毕业即就业

2017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为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明确了“路线图”“时间表”,一项与亿万产业工人息息相关的重大改革拉开大幕。

如今,乘着“产改”的东风,各地也在积极寻找职业教育赋能劳动者自身可持续发展,打通迈向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之路的重要途径,为电梯维保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打造人才基座。

广州市城市建设职业学校开设电梯安装与维修保养专业已有20年,记者了解到,该校多年来为电梯行业输送了一批批专业技能人才,其开设电梯安装与维修保养专业更被评为广东省重点建设专业和“双精准示范专业”。何国宁表示,为打通校企合作的供需端对接,学校已与国际知名企业进行深度校企合作长达十几年,成立有日立电梯冠名班、奥的斯电梯冠名班、通力电梯冠名班、迅达电梯冠名班、菱王电梯冠名班,冠名班学生毕业即可进入名企工作。

何国宁告诉记者,虽然电梯已经非常普及,但其实电梯维保人才需求远远未饱和,愿意从事电梯行业的人越来越少。但即便如此,每一名毕业生就有5个公司要抢,就业方面不用愁。

为更好贴合供需两端需求,菱王公司就探索定制化人才培养方式,与多所高校深度合作。2021年,菱王公司与广州市城市建设职业学校展开深度校企合作,推出以“菱王”为冠名的订单班。

菱王公司管理中心高伟娜告诉记者,随着公司业务扩张,对电梯维保人才需求量加大,为解决这一需求,与高校深度合作,开设订单班,送实操课程。公司成立内训师团队40多人,除了负责内部实训外,还经常到高校授课、教学生实操。

订单班学生在校时,公司还会赞助学校举行电梯专业技能竞赛、设立专业奖学金等方式。订单班学生到企业实习后,每个月有3500元的生活补贴,当能够独立开展工作后月工资有5000元-9000元,根据电梯维保的台量计算。在公司内部,还为电梯维保岗位设置技能等级,从一级到五级,每半年员工考级一次,与员工基本工资和福利待遇挂钩。

“毕业生上岗前有6个月的培训期,订单班毕业生可以缩短到2个月。”高伟娜告诉记者,定制化人才培养的探索,给菱王公司带来了每年稳定100人的后备力量。菱王电梯有限公司工会主席宋文杰介绍,公司人数将近1200人,电梯维保的队伍约占总人数的18%,所有电梯维保人员都要持证上岗。

近年来,为了支撑公司战略规划,支持经营需求,解决用人痛点,为电梯业务发展做好准备,菱王公司将短期内无法被机器替代的高技能水平和高职业素质的工人群体定义为产业技能工,并通过工人管理成熟度和校企合作两种模式开展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和改革。

针对电梯维保类的产业技能工,菱王公司通过校企合作成立订单班,确保每年有2-3个订单班的学生输入,订单班的教学课程校企联动,将电梯专业课程的理论和实操前置到学生入企实习前,有效地将学生入司后的培训时间从6个月缩短到2个月。同时,对于社招和在职的维保人员,菱王公司每季度开展内部技能培训和竞赛,以赛促培,每半年内部会组织一次技能等级鉴定,对在职维保人员的技能进行评估和检验,技能提升的给予晋级,技能不达标的给予降级,福利待遇相应调整。

企业赋能

“传、帮、带”让人才“活水”涌动

除了打通前端人才的输送,如今,各企业也在积极探索内部员工技能提升的内生之道,让人才的“活水”奔流涌动。

例如,日立电梯在广州、上海、天津和成都建立了培训基地,这是目前全国电梯企业规模最大、教学设备最先进的电梯培训基地,每年向全国的服务驻点输送和培养服务人才,目前已经培养超过1万名维保人员。日立电梯建立了完善的电梯维保工艺指引,根据现行的企业标准和国家标准,规范指引维保人员作业。

为提高维保人员的业务能力,马天平介绍,班组日常会开展多元化培训。包括由班组内维保小组长进行专人一对一“传、帮、带”培训教导,帮助新员工迅速适应工作岗位;班组每周开展技术交流会,由技术骨干主持分享日常设备的维修经验及实操技能干货教学;组织班组成员定期通过公司云课堂信息化平台工具,充分学习了解各项新技术、工艺指导文件,掌握各项维修技能;织班组员工会参加各项专项培训教学,通过VR实操模拟各项安全事故模式试验。

广东省劳动模范、菱王电梯研发中心资深工程师何自立如今已经是一个30多人团队的领队,肩负起了技术传授,他也希望创设更好的条件给后辈。“我会毫无保留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团队。”何自立说,做电梯行业,技术是市场的粮食和枪支弹药,要为市场做好服务,企业才能发展,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满足市场。“我要让他们主动学习,积累经验,增长见识,也要让他们树立主人翁精神,增强责任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创新精神和精益求精的追求。”